江苏省抗癫痫协会举办的"癫痫规范化治疗系列线上讲座“第五期
江苏省抗癫痫协会举办的"癫痫规范化治疗系列线上讲座"于2025.6.17进行第五讲。
本次讲座分为两大主题板块。第一部分"抗癫痫发作药的临床应用",郭宁主任以发作分类为基石的ASM选择策略,详系统梳理了癫痫发作分类(局灶性、全面性、未知起源)对药物选择的决定性影响。局灶性发作: 强调拉莫三嗪、左乙拉西坦、卡马西平/奥卡西平作为一线选择,并详细剖析了各自优势(如认知影响小、药物相互作用谱)及适用场景。全面性发作: 指出丙戊酸仍是强直-阵挛等多种全面性发作的首选,但深入探讨了其生殖及代谢毒性风险,明确需严格评估患者性别、年龄及生育需求;拉莫三嗪、托吡酯作为重要替代/联合用药。第二部分聚焦徐建洋副会长聚焦于临床棘手问题——原发线粒体病(PMD)患者的癫痫管理。病理特殊性: 深入阐释PMD癫痫发作源于能量代谢障碍及神经元兴奋性失衡的双重机制,导致其常表现为难治性、多类型共存。ASM选择的“雷区”与“安全区”:严格避免: 重点警示丙戊酸的高风险性——加剧肝毒性、诱发急性肝衰竭(尤其POLG突变者)及加重线粒体功能障碍。优选药物: 推荐左乙拉西坦(良好耐受性、低相互作用)、拉莫三嗪(广谱、缓慢滴定)作为核心药物;探讨了生酮饮食在特定PMD类型(如GLUT1缺陷)中的潜在基石作用。谨慎使用/监测: 提示托吡酯(潜在认知影响、酸中毒风险)、唑尼沙胺需个体化评估及密切监测。
嘉宾讨论环节围绕临床热点与难点展开,就特殊人群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。
最后,逯主任在总结中强调了会议内容充分体现了“精准分类指导用药、特殊人群区别对待”的规范化、个体化治疗精髓,有力提升了临床医生应对复杂癫痫诊疗场景的能力,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。江苏省抗癫痫协会持续搭建高质量学术平台,对推动区域乃至全国癫痫诊疗水平的同质化与规范化发展贡献卓著。
